外科医生肖某作风不正问题引发热议,并且快速出圈,随即带来了一系列“深挖”。
这个时候光是医院做调查和辟谣,已经不好用了。国家卫健委表示,将对肖某、董某、和有关机构做出详细的调查,并承诺对发现的违法问题进行严肃处理。
现在的结果已经出来。那么,卫健委调查出来的“内幕”到底如何?我们又该如何解读这次卫健委的公告呢?接下来我就对此事做一个深度解析,码字不易,欢迎点赞,转发,收藏。
这事儿的导火索是肖飞医生。他主要的问题其实有三点。我们先来说第一点乱搞男女关系。
根据卫健委通报,肖某在婚姻存续期间和董某莹存在不正当关系,其行为严重违反医师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规范,造成恶劣影响。
简单来说,肖医生婚内出轨已经被卫健委通报证实,而且就是和董某莹医生发生的。所以也印证了网上关于肖医生“包庇”董医生的一系列的发言。也坐实了董医生的“小三”身份。
第二点,就是肖医生最被人“质疑”的一点。在病人手术期间为了小三,而置病人于不顾。卫健委通报的内容是,肖医生在主刀做手术的时候,和巡回护士吵架,并在病人已经麻醉的过程中中断手术,擅自离开手术室,将个人情绪置于患者生命安全之上。
这其实是很严重的威胁。其危险点在于病人一个是麻醉状态,这个是很危险的状态。麻醉医师估计内心都在骂娘。(如果是有创状态),那么进出手术室是否会污染无菌环境?这都是有几率发生的。再加上主刀医生情绪不稳定,对手术质量肯定是有影响的。
可以说,当肖医生为了董医生,而损害了患者的健康权益时,他已经非常困难配作为一个主刀医生了。既然连一个医生最基本的职责都做不到,他又有什么可以让我们尊敬的呢?
为什么这起事故能够出圈?不是因为肖医生包养小三小四,而是因为董医生这个二流学生,竟然能够拿到普通医学生梦寐以求的协和4+4博士。很多人戏称,自己比董医生更有资格成为博士。
而卫健委的调查也基本实锤,董医生确实造假,而且利用4+4机制的漏洞,轻易获得了跃升。
首先,董某莹2023年就通过第三方人事代理机构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工作。什么是人事代理机构呢?应该是所谓外包,这里肯定存在猫腻,卫健委略过不提。
随后就是2023年9月在肖医生所在医院,也就是中日友好医院做住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,也就是我们俗称的“规培”。这个规培是医学生必不可少的项目,绝大部分医生也是通过“规培”这种医院的实战,积累了治病救人的实际经验。
但是,在卫健委的公告中,董某莹并没有完成规培,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她治病救人的业务能力是有非常大的问题的。
最重要的就是4+4。4+4制度是指4年非医学专业教育,加上4年医学教育。但是仅需1年规培就能够直接进行主刀,而不是传统的3年规培。所以被我们大家都认为是“内部人事走捷径”。
但是就算是这种捷径。也是有门槛的。协和4+4的报名,是要求18-19年QS前50的大学,或者是TIMES前50的世界级名牌大学。但是董某莹提供的四项学科,共计16学分都是伪造的。不符合报告条件。
所以理论上董某莹是不可能通过协和4+4的审核,因为其门槛根本就没有达到。不仅如此,董某莹博士论文的水分也被印证。其博士论文不仅篇幅少,也被证明和其他人的论文重复程度超过20%,这不能说是借鉴,只能说是直接抄袭了。
这还没完,董某莹还利用关系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有3篇属于不当署名、1篇属于重复发表,存在科研诚信问题。懂得都懂,这就直接挂名,相当于学术剽窃了。卫健委说什么不当署名,都是轻得了。其实说不定就是拿了穷学生的文章,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了。
协和4+4制度是不是好制度呢?我之前的文章中就说过,这项制度的存在,本身就为了优中取优,打破目前医学界存在的“学阀”问题。北京大学饶毅教授甚至直言,协和医学院的王辰教授搞4+4就为了打破学阀的。
但是没想到,董某莹医生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“手眼通天”。不仅成绩作假,而且所有关节全部打通。该走的通道她走了,而且造假绝对没被检查出来。
这意味着4+4制度存在很明显的执行不力的情况。最起码学术造假行为,学术不端行为,甚至绩点学分的伪造就没有被查出来。若不是因为肖飞医生原配出马,董医生或许慢慢的变成了中国医学界的明日之星,甚至以后利用关系成为医院的行政官员,也不是不可能的。
如果连董某莹这种人也可以进协和成为博士后,那么其他人是否也一样能复制呢?是不是其他权贵也能够最终靠关系,成为协和医学院的博士生,然后通过关系去其他医院耀武扬威,坑害病人呢?
而对于协和医学院,卫健委也表示将进行整改。但是在我看来,整改内容或许就不会进行公布了。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。
我们之所以对肖某和董某莹的事儿感到愤怒,不是因为桃色新闻,我们也不在乎他肖医生包养董医生,我们在乎的,是肖某对病人的漠视,以及董某莹利用4+4制度,对于所有医生辛辛苦苦读书规培的一个破坏。
其实普通人和所有医生要的很简单,公平,公平,公平,还是公平!(本文所有素材来自于官方媒体)。